新技术运用提升动画电影表现力

时间:2023-11-04 14:25:39编辑:小宁

100余年来,中国动画人一直在探索,将动画艺术的媒介属性、技术属性与民族文化、民族形式融汇统一,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动画”。新时代以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等动画电影以数字特效呈现瑰丽想象,吸引亿万观众走进影院,有的作品还在国际上产生良好反响。原本针对青少年观众的动画电影一次次“破圈”,成为我国观众喜爱的主要电影类型之一。

中国动画电影的母胎技术是传统美术。上世纪20年代,我国电影杂志上不乏动画电影原理的译介,但动画关键技术尚不被电影人掌握。万籁鸣和弟弟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研究动画技术,结合皮影戏、走马灯以及活动西洋镜的投影原理,在1925年摄制出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中,万氏兄弟反复尝试,摸索真人与动画结合演出。1941年,万氏兄弟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中采用了中国山水画和传统戏曲的造型风格,并在孙悟空这一角色身上寄寓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侵略的精神风骨。万氏兄弟孜孜以求“让中国山水画动起来”,研创动画电影技术,推出原创动画作品,让动画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华大地绽放光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动画创作者将传统工笔、水墨、壁画、剪纸、皮影、木偶、年画、版画等技艺引入动画制作,采用中国美术的理念、风格、材质、技法等创作动画电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美术片”。如《九色鹿》用高丽纸做出敦煌壁画的斑驳风格;《金色的海螺》创造性应用繁复细致的剪纸艺术;《阿凡提》则用泥偶定格的形式讲述民间故事……这些美术片艺术风格鲜明、形式内容协调、传统气韵生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主题、造型、叙事,以鲜明的民族风格享誉世界影坛。

新时代以来,动画电影生产进入数字虚拟制作阶段,计算机动画、数字特效、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技术陆续投入应用,为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虚拟制作让创作者既能游刃有余地制作长镜头,也能更加自如地实现镜头切换,有效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代入感。以数字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双翼,古典文学、书画、歌舞、文物等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为生动影像。如唐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蕴含的近远景切换、黄色和白色跃动交织的视觉体验得到画面呈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磅礴气象被尽情展现。新技术应用为艺术表现力赋能,显著拓展了动画电影的题材领域,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媒介传播能力。

新时代动画创作者在汲古润今基础上,主动拓宽视野、与时俱进,吸收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探索构建新的动画美学。如果说过往的美术片更加注重开掘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小说传奇,近期动画电影则向更加广博深厚的中华文明纵深掘进,并在故事讲述中更加强调现代叙事逻辑和当代价值内涵;传统美术片讲究写意,当代动画则更擅长以细节写实支撑天马行空的想象。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毛发的真实力学反应、《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角色细致的面部特写,都为人物情感表达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细节支撑,实现了写实与写意的统一。

我国动画创作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新型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动画创作上取得扎实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生动案例。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下大力气研发动画生产工具工艺,在与时代和观众的互动中探索新的艺术空间,实现新的艺术表达,为中国动画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2日 19 版)

上一篇:短剧周报42-王艺瑾赵粤《见习女探》进榜,都市类剧集大幅上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