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关于未来戏剧理想原则曾有过一个经典的论断:“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这一论断,指明了创作一部优秀文艺作品的根本路径,即是自觉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正确地认识历史过程和现实关系,并以充分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予以艺术再现,从而达到主题和题材的统一,历史倾向性与艺术描写的真实性的统一。
日前在北京举办专家观摩研讨会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以冼英的历史事迹为题材,结合新时代年轻观众的审美需要,在兼顾史实的基础上,展现冼夫人生动细腻的情感细节以及鲜明独特的人物性格,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女性银幕形象,可谓很好地践行了恩格斯的这一评价。
生逢伟大的时代,身处壮阔的历史,文艺何为?只有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从历史的静水流深中照见时代的波澜壮阔,在喧嚣的信息洪流中探寻历史运行的规律,勘察世代变迁的奥秘。《谯国夫人》的时代背景,可谓黑暗而混乱。冼英所属的岭南百越仍属偏远地区,苗俚瑶等少数民族混杂而居、各民族间战乱不断。电影就从这硝烟弥漫、纷争四起开场,继而串联起俚族少女冼英一生多姿多彩的功勋与事迹。
豆蔻年华,别的少女还在闺房里织布绣字,冼英便纵身跃马,继承父亲遗志、平息内部战乱、领导族人推行汉化,这是刚强不阿的俚人大首领“冼英”;当时战乱四起,生民涂炭,结交忠义之士,组成勤王之师,经过连年苦战,消灭了乱臣侯景,并协助陈霸先建立陈朝,这是以身许国、一身铠甲的民族女英雄“冼英”;态度坚决,排除压力,主动提出与冯保的异族联姻,两人厮守终身、绢蝶情深,这是明大义、幼贤明、有操守的大女子“冼英”;婚后二人共治高凉郡,教民识字、耕织,传播先进生产技术,用铁器农具代替落后的刀耕火种,帮助人民兴修水利,用牛耕田,追求“乐樵苏而不罹锋镝”的团结安定,这是尊教化、保安民、守礼节的大首领“冼英”……电影通过对冼英一生多个形象和人生侧面的描画,为观众塑造出一位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叛乱掠夺和贪暴,高瞻远瞩,有勇有谋的女政治家和军事首领……在电影艺术画廊中,《谯国夫人》堪称奉献出一位当仁不让的“大女主”,是响亮亮的一首女性英雄人物的赞歌。
从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上看,《谯国夫人》也是一部精雕细琢、经得起观众细细品味的好作品。虽然是粤剧电影,但影片对于影像语言的设计、故事情节的营造、打斗场面的构建、战争场面的拉排等核心视觉元素,都进行了现代化的处理和改造,给人强烈的艺术刺激。尤其是其中一些武打场面,其精致和流畅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下的一些武侠大片。在坚持“讲一个好故事、写一个好人物”的基础上,影片对于粤剧文化的呈现也是可圈可点。穿插故事中的粤剧唱段深沉、生动、细腻,仿佛云散雨稍歇后的万里晴空,给人赏心悦目、心驰神醉的审美享受。
粤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电影是深受当代观众欢迎的艺术形式。《谯国夫人》的最大用心就是用电影展现粤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通过电影镜头拉近观众与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她不仅是一出精彩的粤剧,同时还是电影人用创新的电影形式讲述谯国夫人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戏曲主要是演员精湛技艺的非物质形式,电影更多的则是含有物质特性的技术形式,这两种表现方式创新性的交织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艺术生命力,给观众带来震撼级的美好享受,这就是《谯国夫人》这部电影的艺术创作追求。
总而言之,《谯国夫人》将粤剧和电影的优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刻画了“巾帼英雄第一人”冼英这位伟大的女性,突出强调了中华统一的重要性、危机选择的历史性、深明大义的英明性、为民福祉的永恒性,不失为当下戏曲电影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观众有幸通过《谯国夫人》,在历史长河与时代律动中,感受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体会着心向祖国的深厚情怀。冼夫人在国运动荡、径流百出之时以“仁”待人,以“德”服众;待到盛世之时又似百川东到海,万山朝九嶷,《谯国夫人》为后人永远留住了“岭南圣母”的瑰丽风采。(康岩)